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東里論壇

搜索
查看: 7596|回复: 2

[生活點滴] 吴小如:称“兄”道“弟”及其他ZT

[复制链接]

335

主题

486

帖子

3089

积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89
发表于 2016-2-17 12:25:27 |阅读模式
语言本是人们互相交际的工具,除口头外,还有书面语言,而书面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往往比口头谈话还复杂,讲究也更多。

我几年前写过一篇小文,题目就叫《称“兄”道“弟”》。在那篇小文中我有个结论,即向人称“兄”时对方未必年长,自己称“弟”时本人未必年轻。这类称呼,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书信往来上,当然口头上有时也涉及这个问题。

先说称“兄”。大家都看过鲁迅写给朋友、学生的信,像曹靖华、李霁野、黄源乃至许广平,都是鲁迅的学生,鲁迅给他们写信时,几乎都称“某某兄”。连许广平在同鲁迅结婚前,鲁迅的信上也是对她称“广平兄”的。这是老一辈学者的谦虚,但也属于一种惯例。而作为学生,却不能因老师称自己为“兄”便忘乎所以,也跟老师称兄道弟,平起平坐,那是非常失礼的。这类例子很多。沈从文先生、林庚先生、吴晓铃先生都是我的老师;甚至周作人,原是我老师俞平伯先生的老师;他们给我写信时,最初也都把上款写作“小如兄”的。至于谊在师友之间的老一辈学者,如常风先生、周一良先生,则更是以“兄”呼之。吴晓铃先生直到晚年,在写文章时提到我,才称为“小如学弟”,而在书信往还时仍有时写作“小如兄”。我因受老师们的影响,给我的学生写信时亦多以“兄”称对方。结果却遇到两件出人意料的事。一是有个学生给我写信也居然对我称“兄”;另一是在“文革”中红卫兵给我贴大字报,说我邀买青年人的欢心,把浓厚的封建思想灌输给学生,竟称自己的研究生为“××兄”。对于前者,我只好改称“某某同学”;而对于后者,我搬出了《鲁迅全集》,才免挨一场批斗。当然,我的老师中也有一直呼我为“弟”的,如俞平伯、游国恩、吴晗等先生都是如此。这也是习惯称谓。五十年代初,我一度给浦江清先生做助手,但我并不是受过浦先生亲炙的弟子。浦老在称呼上很讲究礼貌,当他注释的《杜甫诗选》出版要赠我一本时,在题款上曾大费斟酌,并跟我本人商量。浦老说:“你不是我的学生,我们只是年辈不同的同事。我送给你书,照理应写‘小如兄’;可是你现在是我的助手,也算半个学生吧,写得太客气了反而显得生疏。你看怎么题款才好?”我答:“我现在就是您的学生,您千万不要同我客气。”最后先生是这样题的:“小如学弟惠存指谬,江清。”此书我至今珍藏在箧,永远铭记浦老对我的厚爱。

关于自称为“弟”,实际是长者(或辈分长,或年龄大)对比自己年轻的人的一种谦称,用时务宜慎重。如沈从文师最初给我写信,总自称为“弟”。后来因为关系太密切了,才免去这一礼节性的自称。又如许宝□先生,是俞平伯师的内弟,论辈分我自然是晚辈。有一次我给许老写信,上款书“尊敬的许老”;许老回信时带有半开玩笑性质,上款题“尊敬的小如兄”,而下款竟题作“弟许宝□”。我看了很受教益,觉得老辈待人接物不仅文明礼貌,而且平易谦虚。再如启功先生(字元白),我同他的交谊已近半个世纪。但他比我长十岁,关系在师友之间,所以我每次给他写信,始终称“元白先生”。而启老给我回信,也一直称“小如先生”,只是下款署“弟功”,表示谦逊。直到近十年,由于交谊日深,他上款才署“小如兄”,不再以“先生”呼我,但下款仍署“弟”字。由此可见,自称为“弟”者并非本人比对方年轻,相反,倒是长辈或年长者才可自称“弟”某某。如果年辈有差距,自己又比收信人年轻,下款自称为“弟”,反倒是狂妄无礼的表现了。

由此可见,称“兄”道“弟”看似平常交际用语,其中却颇有讲究。尤其是所谓“世交”,即父一辈和子一辈两代人都是好朋友,就更宜注意分寸。我父亲有一位老友,给我写信,上款例称“世兄”(这是父辈友人对子侄辈的称谓),下款则署“世愚弟”,表示自己是对方的父辈友人。这种已不习见的称呼,倘不明其内涵之义,千万要慎重使用,免得闹出笑话。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几年前我曾为两个门人评判过一桩有关称谓的公案。他们都是1955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一位在城里工作,一位留在北大,彼此一直过从甚密。有一次,城里的那位同志偕夫人出城,在城外这位同志家吃了午饭。回去后写了封信向城外的这位老同学致谢,内有“承留午饭,愚夫妇深为感谢”的话。城外的同志抗议,说信中自称“愚夫妇”,乃长辈对晚辈讲话的口吻,彼此本是同窗好友,岂能居高临下!城里的同志不服:说“我用的是谦词,怎么说自己妄居长辈”?两个相持不下,最后说,我们找吴老师请教,看究竟谁是谁非。我听说后,对城里的那位同志说:“这次你称呼错了,‘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

我在拙文《称“兄”道“弟”及其他》中曾提到长辈对晚辈可自称“世愚弟”,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如果自己确属晚辈,对长辈自称“愚侄”或“愚晚”,那也意味着自己辈分虽晚,而年龄却不小或社会地位并不低。总之,称“愚”的一方必须辈分大,或年龄长,或社会地位高,才有资格向对方如此“自谦”。即如老师对学生,尽管称学生一方为“某某兄”,而自称时却用“愚”,我的老师给我写信时颇不乏其例。只有一次游国恩先生给我写信,上款写“小如贤弟”,下署“小兄”,那真使我感到受宠若晾了。与“愚”字相类似的自称,如“仆”、如“走”或“下走”,也都是长对幼、尊对卑的谦词。虽然“仆”和“走”这两个词儿都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是平辈间的自称谦词;但自明清以后,这几个词都是上年纪的人对年轻人自称时所用,倘年辈晚者给年长者或前辈写信时也自称为“仆”或“走”,就显得有点倨傲,对收信人不够恭敬了。我在六十岁以前,无论给自己的学生或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写信,一直不用“仆”或“走”自称。直到七十岁上下,才开始用这两个词儿,因为自己比收信人往往年长到三十或四十岁以上,不怕对方说我“倚老卖老”了。自新时期以来,有时与港澳地区的青年朋友通信,发现寄信人每自称为“仆”,且不止一人如此。由于交情不深,也不便指出对方这样称呼是不妥的,只好听其自然。但我确信,他们如出一辙地这样向年长者或前辈自称为“仆”,想必是有所依据和有所师承的,只是他们所师承的人未必真属“通儒”耳。另外还有一个词儿,即“足下”。这在唐代以前,朋友间彼此相称均可用之,远者如司马迁对任安,近者如韩愈对孟郊,均在上款中径称对方为足下(如“少卿足下”“东野足下”,任安字少卿,孟郊字东野)。宋、明以后,“足下”一词逐渐变化了“档次”,往往是长对幼、尊对卑的称呼了。如老师对学生,每称“足下”,这就意味着不是平辈关系,而近于居高临下了有人会说,你现在谈这些称谓之词是否有开倒车的嫌疑。我说不然。中华为礼义之邦,这些称谓词恰好是民族文化在人际关系间的一种反映。你尽可不用这些词儿,却不可不懂这些词儿的用法。比如在今天,日本的年逾七十的汉学家与我通信,其遣词造句基本上还是唐宋古文或明清知识阶层中彼此常用的词语,如果你不懂而在回信中偶或用错了某一个词儿,对方就会讥笑你缺乏古汉语的知识或没有高级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这确是我切身体会和亲自经历过的经验之谈,并非哗众取宠或危言耸听。

来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9773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主题

486

帖子

3089

积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8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2:28:14
《莎斋闲览》这本书卷七有几篇文章是谈称谓用法的——《世交与世兄》《不礼貌的称呼》《答李国涛先生》。

在《世交与世兄》一文中,吴先生指出“世兄”“不是平辈朋友间的称呼,而是对朋友儿子的称呼”,“总之,世交者,两家之间不止一代人都是朋友之谓;世兄者,称朋友的子侄之谓”。吴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小文,谈对世兄的误解”,不知道这篇文章篇名是啥??

在吴先生看来,世交关系的平辈,互称世兄,“这样的称呼是不妥当的”。查《汉语大词典》,知道这样用是可以的。

【世兄】1. 明 清 时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后亦为有世交的平辈间之互称。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有所謂主考官者謂之座師,有所謂同考官者謂之房師……座師房師之子謂之世兄。”《红楼梦》第二六回:“因 馮 世兄來了,就混忘了。”2.对世交晚辈的称呼。 柳亚子 《怀念阿英先生》:“我有一个工友,天天替我去送信,而 阿英 先生的信,却常常是他世兄送来的。” 巴金 《家》六:“父亲先走了……经理忽然发见了他,对他客气地说:‘今天没有事,世兄请回去罢。’”(《谦词敬词婉词词典》没有“世兄”“世讲”的词条,可补)

这让我想起了“愚”和“称兄道弟”,也都还跟吴小如先生有关。

在《世交与世兄》中,吴先生说:“盖自称愚者,或年龄大,或辈分高,或身份高,总之是上对下,长对幼,尊对卑的一种谦称,一般人对平辈朋友是不能用的。”在《称兄道弟及其他》一文中,吴先生说:“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 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的意见与吴小如先生一致,他在《书面称谓与礼仪用语》中说:“自称晚,对于学术界的前辈或年长的同辈都适用。但是有人误用“愚晚某某,那就错了,因为“愚”是长辈对晚辈写信落款时用的谦称,如愚叔、愚舅等等。”俞理明先生写有《汉语的谦称“愚”》一文,发在《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不完全同意吴先生的讲法。俞先生说:人们的称谓习惯,在近些年来有些新的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崇尚古雅,仿用古称。于是有了一些争议,比如称谓词前加愚,有人认为限于上对下,尊对卑,长对幼,批评愚弟,愚儿,愚侄,愚晚,愚生等谦词不符合传统习惯。但从愚的使用历史来看,这不是的当之论,幼卑对尊长或平辈之间的自称用愚,其来已久,是一种更近古雅的称呼。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收集历代汉语文献中的称谓资料作研究,其中就有不少这类的愚:一、平辈友人间自称用愚,多有年轻对年长的。二、地位卑下的人对尊长自称用愚,比如徒对师、臣对君、民对官。三、平辈亲属间自称用愚。总之,俞先生认为”愚“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不能枉顾历史事实而强行一概而论(俞理明先生的文章是就吴小如先生发表在《语文建设》1995年6期的《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进行商榷的)。

吉常宏先生在《正确使用称谓词》(收入《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中表示了这样的意见:愚字比较复杂一些。它曾用作尊长对卑幼者的谦称,又曾是同辈人之间的谦称,还是卑幼者对尊长的自我谦称。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辞,不能相下。其实就近代情况看,它的应用界限已经不十分明显,逐渐淡化起来。••••••看来笼统地说尊长对卑幼者谦称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起码晚清已是这样。从清代的诸多小说看,倒是平辈之间谦称用愚最为普遍。••••••对尊长谦称愚,多见于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少些。••••••在现代汉语中的书面语如信函等方面,愚还是有应用的。但因愚用途多样,且有认识上的不同,故宜慎重使用。

接下来该说称兄道弟了,这一部分我就大段大段抄了。

吴小如《称兄道弟及其他》:我几年前写过一篇小文,题目就叫《称“兄”道“弟”》。在那篇小文中我有个结论,即向人称“兄”时对方未必年长,自己称“弟”时本人未必年轻。这类称呼,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书信往来上,当然口头上有时也涉及这个问题。

王继如《称呼背后的文化》:大约十年前,北京某位年轻的教授称:“费孝通对我真客气,写信称我为弟。”大有洋洋得意之态。当时南京师大的一位老教授听说了,连声说“可笑”。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诉诸文字时是称学生为“弟”的,弟就是弟子。费孝通给北京某教授写信称“弟”,就是认为是学生辈,并不是称兄道弟的意思。上世纪30年代,家父从我的外祖锺锺山读书时,锺锺山有《中国哲学史》赠送,扉页上就写着“赠某某贤弟读之”。“贤弟”者,对学生的称呼也。外祖为人极其严肃,蒋礼鸿先生挽诗称“锺子巗巗”,称学生为“弟”绝无称兄道弟之含义。31年前,我考上研究生后,蒋礼鸿先生给我写信,称“世弟”。我当时也不甚了了,曾请蒋先生将称呼改成“世侄”。蒋先生笑笑,说:“其实这两个称呼是一样的,既然现在的人不太清楚了,就改吧。”我的导师徐复先生给我赠书,也是称“仁弟”、“贤弟”的。这就是“师弟之谊”。所谓“师弟之谊”,老派是见面要行跪拜礼的,新派只是在称呼上了。我的导师张舜徽先生在《养怡堂答问•十六》中说:他是不赞成“师弟之谊”的规矩的,因为每见必行跪拜礼,他的意见是“古称五伦,原无师弟。师弟一伦,自包括在朋友之内矣”。(《讱庵学术讲论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794)

袁宝玉《我的老师——徐复先生》(收入《朴学之路》):1991年7月17日,在先生府上,他将他的《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一书赠给我,并题上“宝玉贤弟雅正”。我当时愣住了,倒不是因为雅正,而是因为那个贤弟!徐老师看着我吃惊的样子,笑了,他说,错了吗?没有错,不错的,再想想!我终于点了点头。这是徐老的启发式。他看出我明白了,满意的来了一句他的口头禅“赫勒”(好了)!

刘永翔《也曾遥沐邓林霞》:1997年秋,(邓广铭)先生寄来了北大出版社新出的《邓广铭治史丛稿》,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扉页上的题署一改以前“永翔教授”之称而改称“永翔仁弟”,仁弟乃是老师称呼弟子所用,可见恭三先生已把我视作门生了。我从未有幸听过恭三先生的课,且早已无此奢望,一向以当一名私淑弟子为满足,没想到年届五十,竟得忝列门墙,真是何幸如之。

胡明扬《书面称谓和礼仪用语》59页:老师给学生送书,称谓往往用某某兄、某某仁弟这样的称谓。

67页:有一位60年代初毕业的学者给一位比自己大十岁左右40年代毕业生、50年代成名的学者送一张照片,上面写“某某学兄惠存”,让人看了别扭,怎么把人看成是学生辈了呢!这当然是因为60年代毕业的学者根本不了解传统的书面社交称谓的用法,以为比自己年纪大,称兄就表示尊敬,再加学就表示亲热,殊不知在传统书信社交称谓系统中,如果没有特别亲近的关系,不能按年龄大小用兄和弟,而学兄更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学生,结果就犯了大不敬的错误。

68页: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丁邦新为什么那么客气,写的是某某兄指正。我跟他说,这怎么是客气?他称你兄是把你当学生辈看待了。我的那个学生五十出头,当然不了解传统书面社交称谓的用法,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都已经是教授了,跟境外学者经常有交往,不懂传统书面社交称谓就会闹笑话,失礼,看来还非常有必要学一学。

68页: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跟张志公、徐仲华、张寿康过从甚密,互称兄,当然没有称弟的,那样就太不客气了。朱德熙先生给我来信,也称兄,我回信也称他兄,因为我们都比较熟悉,不可能引起误会。可见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严格限于关系的确十分密切的人中间,正因为关系密切,才不可能产生误解。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7306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59

帖子

6196

积分

嘉賓

Rank: 5Rank: 5

积分
6196
发表于 2016-2-18 09:02:00
很不錯的文章!
謝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QQ|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東里論壇 ( 粤ICP备14015598号 ) 公安备案图标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19号
GMT+8, 2024-5-2 23:45 , Processed in 0.126440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