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東里論壇

搜索
查看: 4902|回复: 0

[轉載] 何新:《资本论》与世界经济

[复制链接]

335

主题

486

帖子

3089

积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89
发表于 2015-7-28 10:13:27 |阅读模式
(本文“论价值规律与当代世界经济”,收入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下卷)

要义:

关于价值规律——价值形成与价格实现问题,是经济学之核心问题。

引言:

价值与价格不同。价值规律,也与价格规律不同。

价值规律须分为三个层面分析:

①价值形成规律(李嘉图——马克思规律。价值本体论)
②价格形成规律(古诺——门格尔规律。边际效益规律)
③金融资本之市场最终定价权(金融资本操纵,决定市场交易品中长期价格)

一、价值之起源

1.关于价值之语源及语义:

汉字繁体之“價”字从“人”从“贾”。價者,贾也,字根是“贾”。

[按:何谓“贾”?汉字语源学:贾、假、借、给古音通(黄侃考证),系通义之同源字(据黄侃说)。贾者,假也。假者,借也,给也。有给有还谓之借(假)。交易起源于假借。假借以及偿还,实质即交换。交换而易主谓之“交易”。有偿给出曰“卖”,有偿取进曰“买”。卖者,给也;买者,取也。各取所需而两相情愿之交换,谓之交易或买卖。]

贾,兼有买进(沽入),卖出(沽出)的涵义。值者,所值,对当物也。借之所偿谓之“值”(值者,得也,顶、代也)。价值者,贾值也。假借品及交换品之所值,谓之“价值”。

2. 社会交换成立之第一前提,就是人类之有欲求与需要,而靠自身不能满足。

因此,事物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决定于其能否满足人类之某种欲求与需要。所以,事物之内在属性,形成其使用价值。

[按:马克思认为商品之“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及“价值”形成完全无关,乃是片面之论,不确。]

3.私有制,占有,占有权利,是社会交换得以发生之第二前提。

人有需求之物,而先为他人已据有者,若欲取之,只有二途:或强取(掠夺、战争、索要),或巧取——后者即交换。

4.随机之交换,导致对交换品的偶然随机定价,故成交之价格有极大随意性。

而常态之交换,则必然趋向理性之定价,即均衡定价。买卖双方经协商而接受的均衡定价之尺度,其依据乃参照商品所内涵之真实价值。

故:(1)商品确有真实价值存在。
    (2)真实价值乃是一种无形的、形而上的虚拟实体。(马克思说: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5.因此,商品价值之评估有三重性:

一为使用价值,二为内涵价值,三为外化的实际交换价值。

交换价格是内涵价值的外化表现。内涵价值与价格之不同,在于内涵价值是内在的、非外现的。

6.物品买卖成交之交换量,谓之价格或市场价格。

价格具主观性,是商品内涵固有之价值之外化。内涵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取决于需求者之购买评估。内涵价值得到市场实现,意味着商品转换为货币。

7.人类所需之交换品无非三大类:

(1)自然界天生之资源品
(2)他人制作之生产品
(3)他人之劳动力(劳务)

8.交换经济的起源:

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发生自然产品及其加工物之交换活动。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海蚶壳和赤铁矿粉,原产地分别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渤海湾和宣化地区,应属交换而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较为确切的非货币交换的实物证据。

另外,略晚出现的一些较大规模的石器制造地点,如山西阳高许家窑、襄汾大崮堆、太原古交镇、陕西梁山、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大窑村南山遗址等,很有可能是当地的石器制造与交换中心。

在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铜石并用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实物交换的范围已大为扩展。大汶口有些大墓中随葬着特别精致的物品,如玉钺、象牙梳、象牙雕筒、鳄鱼皮(蒙鼓用)、白陶等。其中有些原料,有鳄鱼皮、象牙和玉石等,都非出自本地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或掠夺手段才能得到。

而在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的西部卡若文化遗址中,则发现了贝饰10枚,系宝贝穿孔而成的坠饰。卡若遗址位于今西藏东部昌都县加卡区卡若村,北距昌都县治约12公里。宝贝(Cowrie shell)产于南海,既出于卡若文化遗址,是当时存在远距离交换关系(多半是间接关系)的有力证明。

由此可见,往往被低估的史前文化,其交通幅员之广度以及原始交换之水平,实在让人瞠目惊异。

9.人权分为两部分。

一为自然人权,生存权,即每个人与生俱来之人生需要、欲求以及获得满足之权利。

二为社会人权,在社会历史中形成之人身权利。

物品之占有权,非天然之权利,而是社会历史中形成的社会权利。

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的私有制社会,将一切存在物转化为市场可交易物,从而将私有权利,扩张至无限。

资本主义乃是人类私有权利得到最全面扩张之社会形态。

二、商品

10. 商品者,可“商议”之交换品也。商品之交换量经商议、协商决定。商人者,商谋之人也。

11.物品之稀缺性,决定其取得之难度。其取得之难度,即商品形成过程之劳作量,乃是交易谈判的自然基础。

12.商品之内涵价值不取决于市场估价,而决定于其制作成本。

物品之制作成本,决定于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之诸要素。

在货币发明后,这些要素皆以货币估值,构成商品之生产成本。

所谓商品成本,即商品形成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之价值总合。

13.但是,商品原初之初始估价,并非以货币估值(尚未发明货币)。商品之初始形成元素唯只有两项,即:天然物品(原材料),以及人类之劳作(加工)。

因此,自(天)然品之稀缺性以及劳作力度、加工难度,乃是商品内涵价值得以形成的两大基本要素。而此二者,密切相关联且可通约。

14.自然品之稀缺性低,则获取容易,人类为取得之,所付出之劳作量则较小。稀缺性高,则获取困难,人类取得之所付出之劳作量则较大。

在此条件下,人类劳作之付出量,必然乃是比较交换品(商品)之交换量的根本性尺度。也就是说:单位商品中内涵之劳作付出量愈高,则其可得之交换物愈多——内涵价值愈高。

因此,根本上看,正是商品形成过程中之劳作投入,亦即“劳动量”,是商品内涵价值形成的原因。

三、交换(买卖)

15.简单交换:

实物对实物的直接交换。

在交换史上,即需求满足型交换(不计值交换/不等值交换)。

16.简单交换形成简单价格。

[简单价格:如A以10个劳动日生产10件商品,则每件产品之基础价格为10日÷10件=1日/件]

17.复式交换:

所谓复式交换,即间接的交换,指以货币作为交易中介的交换。

需求者先要取得货币,才能通过货币交换到所需品。供货者,不是将商品直接供给需求者消费,而必须先将商品交换为货币。

18.马克思指出:复式交换中“买”与“卖”两环节通过货币为媒介而相分离,已蕴涵了原初态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原初态经济危机即供求失衡危机:买者买不到(持币待购),以及卖者卖不出产品(得不到货币)。

19.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即:以同等价值对同等价值的商品相交换。

(A以每件内涵价值1元的物品,交换B的每件内涵价值1元的物品。1元=1元,如果市场只有一件商品,十人待购,每人有一元货币。则该商品的潜在需求之最高价格即为:10×1=10元。)

20.等价交换规律是:以内涵价值互为等量的商品作交换。

21.马克思说,在等价规律中,已经在根本上蕴涵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三大基本价值,即:

自由交易,平等交换,多数优胜——自由、平等、民主。

而一切交换行为能够发生的前提则是被交换品之私人占有权。

22.但是,价值在市场中之二重化,价格对价值之背离,造成等价交换规律之破坏。

等价交换意味着等价价值品之交换,并非意味同等价格品之交换。

同等价格对同等价格之交换,未必是等价交换。

因市场价格之形成,受市场之需求度影响,而非单纯决定于价值之同等性。

四、货币

23.先有实物交换。实物交换无需货币作为交换之媒介。

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

某种交换品(商品),由交换之标的物;转变为交换过程中普遍接受的中介物,等价物(价值尺度),这种商品因此而成为货币。

如贝类、珍珠、布匹、铜、铁等金属物、金、银等贵金属,都曾作为交易中介物,即货币。

24.等价而可长久储存的,有普遍需求而不易消费的,随形之大小而可分割的物品,最易作为中介媒体,从而成为交易之中介物。

历史上,贵金属(金、银、铜、铁)因具有上述性质,而成为“普适价值”之载体,即货币。

马克思说:“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

25.凡可用作交换等价物的商品都可成为货币。因此货币具有两种形态:

(1)实体货币,珍宝(宝石、宝贝)及贵金属——金、银、铜、铁。

(2)虚拟货币,某种信用证券,即纸媒货币或支票。

26.生产者间的销售竞争,迫使生产者设法降低商品之生产成本。

同时期同质产品之最低成本,意味着最低销售价格,最具有市场竞争之优势。(此最低生产成本,即马克思所谓“社会必要劳动量”。)

27.问题是,物与物,商品与商品形态、性质、用途不同,如何计算其等价性?

在交易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产品形成度之衡量,即以物品内涵劳作量(内涵价值)相比较,可以作为商品交换计量的第一尺度。内涵劳作量即生产成本。这种成本计较,在货币发明后,可以直接用货币量作计量,形成商品之生产成本价格。

五、成本价值

28. 劳力价值论之本质是生产成本价值。

以生产产品之制作难度,亦即单位商品中的劳作涵量,作为价值计算尺度(斯密,劳动价值论)。

事实上,商品之质素因品质、材料、用途不同,难以折算为等量。而计量比较劳作难度之尺度,则是平均化之劳作时间。因而劳动时间之计量,必然地成为在货币发明前商品计价交换之基础标准。

(上述推理过程,也就是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来源。)

29.价值,即潜在之价格。商品在生产领域形成价值。在交换领域,形成价格。价值与价格之离异,导致价值之二重化。

30.(1)价值之形成:

成本价格(价值,物之所值,卖方价格。)

(2)价值之“实现”:交换价格

先有成本价格,后有交换价格。成本价格(供给价格)是交换价格的基础。

31.市场商品交易的背景,是商品制作者组成的经济社会网络,即社会分工。社会劳动的专有化,导致社会分工。

32.商品交换体现了社会分工中劳动者劳动产品之相互交换,实质也就是劳动对劳动之交换。

社会分工,产品及劳务之大交换,导致劳动生产力(劳动力)的社会通约。商品“价值”,就是社会劳动这种大通约的虚拟(概念性)产物。

六、需求创造(市场)价格

33.需求度创造销售可能性(潜在市场需求)。

需求度愈高,则销售愈易,则销售者可索价愈高。因此,商品脱离成本,而被买者高价接受之可能性愈大。

34.需求度,决定于商品之使用价值,即效用。换句话说,商品之“效用”影响市场之“需求”。效用愈大,需求愈高。

35.所谓“边际效用”,亦即“边际需求。”

36.斯密之价值论,包涵了成本(劳动)价值论与需求价格论两方面。

李嘉图——马克思之价值论,着眼于商品之内涵价值,即成本——劳作所形成之商品内在价值,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形成的价格。

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微观经济学,其价格理论完全忽视了商品之内涵价值(其理论框架中没有价值论和价值分析),忽视了生产成本即内涵价值之形成。

马克思之经济学则忽视了市场需求对于商品价格以及资本增长三者间互动之关系。因此马克思之价值论是内涵价值分析,而不包涵市场价格分析。这是马克思价值论的主要片面性所在。

七、资本

37.资本的产生:

利润是成本价格以外,得之于销售的附加值,即商品价值之增值。

利润公式:内涵价值+销售附加值(利润)=价格

因此,等价交换不能形成利润。

而不形成利润之投入,则不能创生资本。

38.资本,就是可创生利润的投资。无利润则无资本之积累。

[按:语源分析,资者滋也,增长也。增长曰“滋”,曰“资”。“资本”者,“资”长之“本”也。]

39.商品流通不可能使商品创生新值,但能产生利润,即相对剩余价值。如不能产生利润,复式交换就不会发生。

但是,绝对剩余价值,即价值新增值,只有在产业运动中产生。

马克思说:“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非等价物交换,虽然使商品名义价格增长,但商品间的价值结构不变,也不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新增价值并非在流通(商品交换)中产生。”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通过流通但又并非在流通中产生。”(矛盾论述法,即马式辩证法。)

40.货币运动(流动与流通)的本质是资本的生成与运动。

马克思指出两种资本的运动形式:

(1)货币生息资本运动:G→G'货币支付(贷出),货币(通过高利贷)直接增殖。
(2)为卖而买的资本运动:G→W→G'

(G,资金。W,商品。)

41.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看,资本运动有四种形态:

(1)生息资本运动:G→G'
(2)商业资本运动:G→W→G'
(3)产业资本运动:G→W1→W2→G'(W1,投资品。W2,生产品。)
(4)信用资本运动:G→g→G'(g,股票、证券、期货等虚拟产品。)

八、利润规律

42.经济生产之增长,有实物与货币两种形态。实物增长,是利得,来自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更多生产力及劳力之投入。货币增长,是利润,来自市场交易后实现的货币利得。

43.实物之实体价值与其内涵之劳作价值常被混淆。在天然农业及畜牧业中,生产物有自然增加(实物及实物价值)之可能。但随实物总价值量之增加,其内涵劳作价值量或被稀释而减少。

44.利润与利得不同。

利得来自于生产(实物形态),而利润来自于市场(货币形态)。

(18世纪)重农主义混淆“利得”与“利润”。他们把农产品种植于土地后的增生数量,混同于利润。其实,这种实物增生物是“利得”而非货币增殖之“利润”。

45.市场利润的规律是:市场销售利润源自于供需之不对称,供需之不均衡。

供应愈少,需求愈大,则单位价格中于内涵价值之外可得之附加值(利润)愈高。因此,供应量与需求量构成反比例函数。供应愈多,需求愈少。需求函数之下移,导致利润之递减。

46.技术之改进,机械与科技之应用,可以创造更多物质利得,同时则减少单位产品中的内涵劳作——即“价值”内涵量,导致该产品潜在价格下移。

47.首先应用新技术之投资者,在其他生产者仍使用旧技术生产时(单位产品中投入劳作量较大,内涵价值较大),则技术先进者之产品,乃因成本降低(内涵价值较小),而可以从销售中取得更高之利润。

48.商品供应者的竞争导致销售价格下移,导致价格向极限价格(反映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均衡化。销售价格随供需曲线之均衡而趋向极限市场价格,意味着利润递减。

49.不对称交换,来自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

只有不等价(不均衡、不对称)之交换可以导致利润(即成本价值外之附加值)的发生。

九、工资规律

50.投资者提供工人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及原料),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为投资者从事劳作。

投资者回收的是工人劳作之产品。

工人在此劳动时间内所生产之商品总量,其价值及价格总和是投资者之利得。此利得减去生产成本,即投资者支付于工资、原材料、设备(工具、技术)之价格总和后的差额,就是投资利润。

工作者劳作产品以及其货币价值,与投资者支付之工资及生产条件货币量的差额,即资本之利得(实物)及(第一次)利润(货币)。

51.不等价交换,在生产与交换两个领域发生:

在生产领域,资本以货币薪酬(工资)对劳动能力(劳动潜力)的交换,是一种不对称交换,即内涵价值不相等之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马克思称之为“剥削”。)

[工资的计量,是以对劳动能力的物质生存条件为基础计价。投资者对工人支付维持其生存条件的货币量(最低必要工资)。而投资者所购买的,是工人劳作时间。]

亚当·斯密说:“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

十、资本分析

52.马克思将资本结构(构成)分析为两部分:

(1)不变资本(指实物资本品的价值总成,它们转移到新产品中。)
(2)可变资本(指工资,因工资购买的劳动力创生新价值。)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

53.马克思的绝对剩余价值概念是指商品总量中涵有的劳动投入总量。(a×b。a单位劳动。b,劳动使用量。)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单位商品中劳动价值(商品价格)与工资的比例。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的使用有误,他所说的实际是“总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应是指价值增量,即新产品对于资本品所产生的价值增量。

54.马克思将社会总体资本分为两类:

(1)第一部类:固定生产资料,实物生产资料(工具、原材料、交通与住房)
(2)第二部类:消费品(生活资料,农副食品及服装品)

应补充第三部类:(3)金融信用品,以及奢侈品。

相应地资本的历史形态区别:

1.第一产业,相当于第二部类
2.第二产业,相当于第一部类
3.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业。

十一、期货商品之资本化

55.在交换市场中,商品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称性,导致具有重大需求之商品,可得到购买者较慷慨之支付。

需求愈大者,得价(销售附加值)愈高。需求价格与成本价格之差价,是商品成本外之新增附加值(第二次利润)之来源。

56.除生产成本价值、市场销售价格以外的第三种价格是资本期货价格。

期货之投资,是以金融手段牟利之投资。其投资目的是卖出而非购买(为卖而买)。换句话说,购买期货目的不是消费,而是以投资套利,“囤积居奇”。(战国商人吕不韦之供养秦公子,所谓“奇货可居”,也正是投资于一种政治期货。)

57.居奇者必待高价而沽出。

期货交易之本质,是金融资本之投资。期货交易形成第三价格(期货价格),此即资本定价权决定之价格。在当代金融化之期权经济中,不是成本,不是市场,而是资本预期投入决定未来商品之长期市场价格。

[按:石油期价在2008年7月的一周内先涨起20%,八月后又跌去20%,反映的当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其价格变动源于金融货资本在期货市场之短期之流入与流出。资本期货价格决定商品市场价格。]

耐用消费品(包括房地产)、装饰品及艺术品之高昂价格,本质也都是资本期权投资之价格。

十二、通胀与通缩

58.关于所谓“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即流通之货币。膨胀,即货币供应增多。紧缩,即货币供应减少。

59.流通中之货币量与物价有函数关系:货币流通总量过多则物价上涨,总量不足则物价下跌。

[实际上,这是一个极简单的四则运算的比例关系。100元货币对100件商品,则每件1元。1000元货币对100件商品,则每件10元。]

十三、竞争导致垄断

60.垄断。私有,独占就是垄断。

垄断之前提是私有制。垄断即独占,独家占有。垄断者可为私人,也可为国家。现在,私有化的鼓吹者在大呼反垄断——反对国有企业之垄断。殊不知,公共资源在私人资本或外来资本手中被垄断,将比在国家手中更坏。目前的房地产业巨头垄断就是例证。所以小民百姓倍受高房价之折磨。

垄断是保持供需不对称的手段,是高利润的条件。垄断愈高,则供需不对称之程度愈高,利润即愈高。

61.竞争结局必然导致垄断。

资本在市场上竞争,小资本失败退出市场,导致资本的集中和大资本垄断局面的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史,就是资本巨头、垄断势力的发展史。

十四、社会经济之三大要素

62.资本包涵:可增生产品(实物:资源、技术、劳力)和价值增殖之元素(资金)。

从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都认为:有三种“资本”:自然资源(土地及其天然产品)、人类劳务(人力)、资金。

即:土地、人、资金。而马克思则增加一项:工具——技术。

63.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工具(生产力)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技术、工具的改进,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手工磨代表封建社会,蒸汽磨代表工业资本社会。)

64.经济生产之三要素(土地、人力、资金)。

(1)土地

土地作为资本的增产能力是重农主义的发现。这种能力使一粒种子,生长为万颗果实。但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源,其产物是实物。可产生高利润之土地是以土地占有作为资本,即一项金融资产,地权资产。土地占有权之转让,所得谓之“地租”。

(2)劳动(劳动能力,智能与体能)

须区分:劳动,活态活动,创造性过程中的人力活动。劳动能力(旧称劳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潜能。

(3)资本(金钱)

资本市场,即直接购买资本品(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之市场。

土地作为资本被使用时,其经济利得叫“地租”。地租之演进是由实物形态(古典社会),转变为货币形态(资本化社会)。

十五、地租

65.什么是地租?简明地讲,地租就是土地的使用费用,亦即土地的市场供求价格(故地租亦即地价)。

66.地租与土地价格具有直接关系。地租受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需求愈高,地租(地价)愈高。不同区位之土地有不同之市场需求。由此形成的区位地租(地价)差异,称作“级差地租”(李嘉图)

67.马克思曾就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给出过一个一般性的定律:年地租/资金年利率=土地基础价格。(这个公式可以称作马克思基础地价公式)

马克思说:“地租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块土地而每年得到的一定的货币额。任何一定的货币收入都可以资本化,也就是说,都可以看作一个虚拟资本的利息。这样资本化的地主形成土地的购买价格或价值。但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资本论》第3卷,702页)

地租是与土地的所有权即垄断权直接关联的。换句话说,土地是谁的,谁就拥有地租,地租就向谁支付。

十六、货币向金融资本之转化

68.货币向资本的突变。

货币有两种形态:

1、实体价值货币,作为商品的货币
2、虚拟价值货币,作为价值符号的货币

前者是贵金属币。后者是纸币以及其他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虚拟货币,(如电子币)。金钱(货币)本身并非资本。以金钱增生金钱,这种金钱就成为“资本”。

69.马克思指出:货币也是商品,具有四种功能。

价值尺度(价值符号)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一种信用记号。

货币是价值的载体,所以是储藏手段。

70.决定货币流通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投入流通之货币数量之增减与该种货币之币值(购买力)成反比,而与市场之商品物价水平成正比。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休谟—李嘉图货币定律。

在中国古代,这一规律早在《墨子》及《管子·轻重》中已有阐述。晚唐之财政家陆贽则明确指出:“物之贵贱系于钱之多少。”“钱少物贱”,“钱多物贵”。(《陆宣公奏议全集》卷4)

十七、虚拟资本之形成

71.实物货币是商品。

纸币是虚拟商品,是信用证券。

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是资本的直接形态,即由金钱可以直接创生金钱。G→G'

72.货币,虚拟价值的实物表现。贷币之自我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自身可以作为商品,其交易地即资本市场。

商品市场交易商品。
资本市场交易资本。

马克思说:“在这里‘它’被看做一个价值额的独立表现,自行增殖、自行增加的价值。它会生产利润。资本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

预付的价值额要作为资本流回,就必须在运动中不仅保存自己,而且增殖自己,增大自己的价值量,也就是必须带着一个剩余价值,作为G+△G流回。”

G→G→W→G → △G
(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商品)(利润)(利息)


73.马克思最早提出“虚拟资本”的概念。他将虚拟资本放在金融资本之下:

1、生息资本
2、信用资本
3、虚拟资本

74.资本的历史形态升级:

(1)商业资本
(2)生息资本(高利贷)
(3)产业资本
(4)金融资本
(5)虚拟信用资本(金融期货及指数化金融产品)

75、马克思说:货币资本是资本的纯粹形态。

G—G′,其中G′=G+△G,即创造更多货币的货币。“这是被缩简成了没有意义的简化式的资本最初的一般公式。这是已经完成的资本,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物神,自行增殖的价值,会产生出货币的货币,纯粹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迹了。”

作为资本,货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创造一个比它本身所包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十八、利润递减及利润率之平均化

76.市场经济的动力是竞争:

(一)产业领域的生产者竞争,导致产品成本下降,效益递减。

(二)商业领域的卖方竞争,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但是买方竞争则促使价格上升)。供需关系的均衡点决定市场价格的定位点。

(三)资本领域的投资竞争,导致资本自由化流动。不同行业资本的利润率,由于资本竞争趋向平均化,导致利润率递减。

77.“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马克思)

78.马克思的利润率公式:

可变资本品/固定资本品=绝对利润率

资本的有机构成(有机结构):有机构成愈高,则剥削性愈强,创生绝对利润率愈大。

实际上,现实经济运动中的利润率公式与马克思的计算方式不同。即:

总价格/总成本(涵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利润率

但在总成本中,可变资本/固定资本的比率确实提供了利润的创生空间。因此:

总价格/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利润率

利润的增减与利率升降成反比。

79. 利润规律及利润平均化规律:

行业间之投资竞争导致利润率之趋向平均化。

投资之自由化,导致资本追逐高利润行业。(股票及证券市场)

资本投入的增多意味着供应增多,因而利润下移,最终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效益递减,其极限即平均利润率(在此之下得负值)。

80.平均利润率是资本竞争的产物。

马克思说:“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这个部分要由产业资本家支付给货币资本家,利润本身表现为利息的最高界限,达到这个最高界限,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部分就会等于零。

利润率的高低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成反比,利息是由利润调节的。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有最后决定作用的最高界限。

要找出平均利息率,就必须:1.算出大工业周期中发生变动的利息率的平均数;2.算出那些资本贷出时间较长的投资部门中的利息率。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工资率那样的自然利息率,是没有的。”

81.利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利率是利润率的尺度:利率高于平均利润率,则投资萎缩。利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则投资旺盛。

十九、信贷与集资

82.信用制度即借贷制度。借贷资本的供给和借贷资本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当时市场的利息状况。利率、利息率是出借货币的市场价格。

汇率即不同货币相交换的市场价格。

利率规律:借贷资本(贷款)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的利率。

83.马克思说:“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利率转化为利息。

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不仅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身份,而且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总利润会分成两部分:利息和超过利息的余额。”

84.马克思说:“在资本家的脑袋里必然产生这样的观念:他作为企业主收入远不是同雇佣劳动形成某种对立,不仅不是他人的无酬劳动,相反,它本身就是工资,是监督工资,wages of superintendence of labour,是高于普通雇佣工人工资的工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与工人相比,不过是在进行另一种劳动。”

85.股票市场之本质基于货币出贷(信用)以及预期投资机制。

86.股票价值

(1)真实价值应等于平均利润率(产业投资平均利润率)

(2)股值的虚拟性:

①股票之基本发行价格。
②股票之虚拟需求价格(市场需求估价,实际是对某股票投资的预期利润估价)

(3)资本泡沫的形成。(虚拟股价值对发行股价值的比例愈高,泡沫愈大。)

87.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是解释利润的来源。

利润,一是货币意义的利润,一是实物意义的利得。前者是投资利得,后者来自生产技术之增长。

(生产技术之发展,创造商品总价值的增长,同时稀释单位商品内的价值涵量。)

投资利得,来自剩余价值。交换利润,来自供需之不对称。供需趋向对称,导致利润率的下移。

二十、资本之虚拟化

88.金融资本主导并决定资本主义的整个经济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必然导向资本的金融化。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化即信用化。

89.资本信用化,导致资本虚拟化。虚拟金融资本导致实体金融资本的指数化放大。虚拟金融资本是金融资本的最高形态。

90.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体现于两大过程:

一方面是实物之生产与消费过程,一方面是虚拟物(价值)以金融形式的流动过程。

9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奥妙在于:在实物过程中,实物最终将被消费而消失,但在虚拟价值的金融流通过程中,价值不仅不因物质消费而消失,而且通过转形、转移而得到增殖。

实物过程:生产→消费

价值流转过程:生产→(价值增殖)→销售(价值转形,附加值加入)→再生产(二次生产,价值再度增殖)。

92.价值化过程,导致实体经济的虚拟化进程。

虚拟价值之增长,为货币之增量流通,既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必要。

93.货币支付是一种社会分配方式。

社会经济中存在三种分配方式:

(1)直接的,实物分配
(2)间接的,货币分配
(3)超越的,信用资本分配。

货币之增量及其社会分配,创造了新增的市场需求。

新增之市场需求,促成资本向新产业之集聚,从而创造新的供给。

二十一、“信用经济”

94.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的本质是债务。纸币就是信用凭证,也就是债权凭证。货币集聚(积累)创生实体资本。信用之集聚创生虚拟资本。信用之虚拟性,衍生了资本的无限放大功能。

95.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全部金融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基石。

信用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整体性安危,从这一意义上说,信用危机是最大的经济危机。

[资料:18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

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和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的缘故。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

(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凯恩斯1920年发表《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他认为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

熊彼特则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从信用交易着手,把资本主义金融看成是一种清算制度,它抵消债权债务,将差额转移到下期——使得‘货币’支付成为特殊情况,没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换言之,从实际上和分析上来讲,一种信用货币理论可能要优于一种货币信用理论。”

其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做过相似意义上的评说。罗宾逊夫人说:“货币实际上就是信用问题。”

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尔也认为:“严格地说,我们可以断定,一切货币——包括金属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是因为直接促使发生价值的力,总是在于流动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于他相信借此能够获得一定数目的商品。不过纸币只享有纯粹的地方信用,而贵金属则多少是在国际范围内被接受的。但是一切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 ]

96.投资基于获利预期。

由利润主导市场资金的投资方向,这个简单的原理导致自由市场神话: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经济,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就是利润。

根据这个神话,经济资源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自动导向最佳配置。在过剩产业,随利润率下降,投资退出。在新兴产业,随利润率高企,投资自动进入。

二十二、周期性经济危机

98.但是,市场经济中结构调整的真正机制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形态。

一场完整的经济危机通常经历四个阶段:

1.商业危机(商品过剩,销售困难)
2.产业危机(产业因资金链断绝而倒闭)
3.金融危机(银行支付困难而倒闭)
4.信用危机(债券及证券市场崩盘)

四种形态危机的本质,根本上都是来自金融,即流通资金链的断裂。

信用危机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最高形态。

99.投资基础是信用。资本市场是信用支配的市场。

在经济繁荣期,资本(金融)大量投资与消费,资本被分散转化,在实物层面转化为产品及消费品。在货币层面作为各项投资支出及工资转入消费大众,资本不复集中于投资者手中。

当在经济正常循环状态,这些分散的金钱会带着投资者的预期回报(即利润,销售附加增益),通过各种金融渠道汇集、回流到金融市场及投资者手中。

但在前危机状态,资金分散将发生滞流,表现为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商业危机),直到资金回流被阻滞。

但投资者之投资活动并不因已发生阻滞而终止,投资者仍可通过不断扩张信用而扩大投资。最终负债大于收入,以至资不抵债,信用崩溃从而宣告破产。

投资者的破产传导到金融系统,导致金融体制崩溃,遂触发全面金融危机。

二十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100.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其垄断于世界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利用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手段的特殊功能,创造了利用国际信用的一系列新手段。

当代美国的服务性金融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国际集资经济。这种经济以集资所得作为利润,其依托基础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证券和债务市场上进行大规模集资。

101.当今美国经济“超强”实力的真正奥秘,即在于其利用国际信用进行资本操作和套取。

实际上,美国的多数高科技产业(包括其国防产业),是赔钱的高科技。美国主要并不是利用和通过高科技产品赚取利润,从而成为国际超强。而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上的国际集资(金融信用)来开发、发展和滋养其并不赚钱的高科技产业。

另一方面,货币本身也是信用工具。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通货的支付功能,大量印刷纸币,通过跨国金融市场透支国际信用,带动美国经济。

102.全球性金融投机炽热的根源,其背景是国际资金——美元过剩。大规模滥发美元必然导致美元币值下跌。由于美元滥发,一端造成贬值。另一端是美元过剩,国际热钱横流。由此形成所谓“流动性过剩”——一个奇怪的说法。

103.虚拟金融信用经济的实质,是预期性投资。即以虚拟的投资创利项目,通过投资银行设立基金,或通过股票证券市场,或通过保险公司设立的理财赔付项目,向投资者集资。然后以集资新增资本金的不断增益偿还利息。(这种集资模式,即所谓“庞氏骗局”或“麦道夫骗局”。)

104.当代所谓金融创新,无一不是利用金融信用的资本放大作用。当代虚拟金融经济的新特点是:指数化金融产品(虚拟金融产品)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创生。

105.资本主义体系中,金融信用部门是调节整个市场经济的核心指令与中枢调控系统,金融信用系统瘫痪意味着经济灾难的爆发。

二十四、国际信用崩溃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

106.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过程:

第一阶段:以高科技或金融衍生品制作投资概念→通过股市、债市、期市向全球集资→从信用证券市场中直接套取巨额资金

第二阶段:集资额少于预期攫取额(入资额受到应支利息额的不断侵蚀)→导致投资银行及对冲基金发生巨额亏损→投资者(信心丧失)抽取资金→银行及信用机构倒闭

第三阶段:美国对策是:超印美元销赌烂帐(不是纳税人的钱,因为美国财政早已是巨额赤字,没有财政盈余)→要求全球分担美国赤字经济以及投资银行及保险公司烂帐。

107.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美国政府多年来对于金融市场不作监管,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

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风暴,国家信用必将毁弃。

108.本质上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信用风险无限积聚。目前,美国金融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全球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由于支付困难引发了一系列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连锁反应。

109.美国总是把中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制度设计,告诉中国人只有进行制度变迁,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才能提供人民丰足的生活保障。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令一向崇奉美国制度为圭臬的主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感到非常意外。如果说纳斯达克集资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信用体系的弊病。那么作为美国实体经济主要支柱的汽车产业危机,则已经使“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这种神话宣告破产。

110.伫立风中的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国债钟”清楚地显示美国当前经济实况。这个国债钟(2008年11月)宣示:美国国家已经负债100,294亿美元(折合近一百万亿人民币,天文数字),几乎相等于美国一年的GDP。

肩负着如此巨大的债务,换作其他国家早就破产了,但是美国还能够坚持,因为美元是国际主要的交易和储备货币。

二十五、美国金融体系建立于债务(信用)经济的基础上

111.关键在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绝不是某些个人(如麦道夫)的操作失误,而是美国金融信用基本制度的设计。
冷战以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寄生体。不是依靠实体产业经济,而是依靠全球金融集资攫取惊人的超额利润。美国信用制度的缺陷,是造成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但美国主流精英就是避而不谈美国制度的改革,而宁愿从外部寻找原因,比如恐怖主义的破坏,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等等。

112.如果像前苏联或者中国这样的国家出了问题,美国一定说是制度设计的错误,只有进行制度变迁,才能解决这类问题。反之,如果美国出了问题,则一定是外部势力造成的,只有使用强权,才能应付这些来自外部的挑战。

他们开出医治美国经济衰落的药方便是,设法在国际社会制造某些对立面,然后基于安全的理由,要求富裕的国家为美国埋单,尤其要购买美国的国债。如果国际社会不听话,美国准备使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劝诱、威逼、制裁、围堵,乃至直接动用武力。

[按:按照美国金融分析机构分析:欧美各大银行去年总体金融衍生物贸易规模高达10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产值的20倍,金融衍生产品的总价值呈指数增长,欧美各大投资银行转移其带来相应风险的策略是用新的金融衍生物转移风险。

形象的比喻就是不断用更大的赌博,更高的赌注,用借来的高利贷甚至是预期能借到的高利贷来转移较小的赌博的风险,这样总体赌博规模就像病毒繁殖一样没有节制的疯涨,债务规模就如一个疯狂的借了无数高利贷还在豪赌的赌徒一样,直到不可收拾,而次贷的作用就好像其中一个高利贷突然要这个欠了一身债的赌徒还钱一样。

在这个疯狂的赌局里,美国银行业首当其冲。按照华尔街金融分析师计算,现在华尔街各金融机构里危险很大的金融产品总价值超过了30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去年GDP总量的25倍,一旦发生信用危机,这些不可能还清的债务只能导致美国经济彻底崩溃。

从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看,截止至2008年11月21日,美国商业银行的储蓄总额为7.141万亿美元(注:总负债约为7.2万亿)。而其现金准备金仅为8713亿美元。也就是说,其负债额是其能支付额的9倍左右。

这些银行的大部分资金,均已通过各种投资基金流向包括次级房贷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现在这些投资基金纷纷宣告破产,这意味着这些投资已难以回报。因此,一旦发生大规模资金挤提,这些商业银行势必走向破产从而发生金融崩溃。]

113.另外,抛开银行的灾难不算,目前美国政府总体的内外国债水平高达30万亿美元以上,约相当于美国GDP的2.5倍,从债务比例上已经超过了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债务水平。

综上所述,关于美国经济的前景已经不必讨论是否会破产,而只是应问何时破产?决定性的因素是美元的全球信用。一旦美元的全球信用破产——世界主要国家和市场抛弃美元或阻遏美元贸易及交易,则美元之币值崩溃必定引发全球性金融大崩溃。

114.由于美国除继续采取以无限度超发美元来救市的政策之外,并无其他应付金融危机之良策,而其后果必然是仅有虚拟价值的美元及美债,大量流入世界市场从而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利益受损。因此,阻遏美元以致建立联合货币壁垒,从而构筑区域性货币区域防火墙乃是各国不可避免之选择。此情况一旦发生,美元之破产终将不可避免。

金融衍生市场20年来的疯狂发展激发全球集资机制,给美国带来了冷战结束以来最长时间的经济超繁荣。但现在金融信用积累的巨大风险终于由于次贷危机这一导火索面临总爆发了。金融衍生贸易是美国经济超繁荣的重要原因,现在成为引发金融全球总危机的祸种。

二十六、资本决定市场价格

115.资源品乃是实物资本。不仅在资本市场上,在国际重要资源市场上,现代金融也具有以一当万的杠杆作用。远期(三年)期货价格,以及指数化衍生品定价,影响着实体资源市场之定价。

近二十年来,高利润由产业领域转向资本垄断下的资源市场。

[农业、农产品平均利润率,负值。工业制成品平均利润率,低于10%。商业贸易平均利润率,低于20%。而指数化金融交易,资本交易平均利润率,高于100%,以致1000%。]

116.指数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及炒作,导致资源、能源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爆炸性升、降。重要资源品并非根据市场直接供求决定价格,而是根据资本供求及交易决定价格。

[以石油为例:石油供应量,石油生产成本、国际市场需求,与5年前相比均变化不甚大。但由于跨国基金对石油中长期货及指数化金融产品之投资与抛售,导致石油现货价格之爆炸性升降。]

二十七、关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117.加入WTO以后,中国贸易体制已和外部全面接轨,但金融体制尚未接轨。其结果是:

1.外资不能以外币形态自由进入
2.人民币不能直接兑换
3.外贸所得外币不能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上述体制使得中国的市场体制具有特殊性:

政府手中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因而可以以外汇为担保,大量发行人民币刺激经济。

由此创造了近十年的中国经济“奇迹”。

现在的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是:

(1)美元未来终可能发生大幅贬值,
(2)中国的外汇储备价值,将因美国金融危机深化而受损缩水。
(3)中国的外贸收入因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欧、美、日市场收缩而缩减。

二十八、冷战的经济涵义及国际资源战争

118.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之民族独立运动,七十年代资源国有化浪潮,导致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对资源品之价格打压。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后,由于资源品之低价格,第三世界国家濒临破产,在私有化大潮下,出售资源控制权。
美国等国际资本趁机进行跨国大收购,以金融资本(如巴菲特基金)进行世界资源大收购,实现了资源的非殖民地化控权及新的垄断。

119.二十世纪的冷战实际是后发工业国及第三世界对老工业化国家阵营的“冷战争”——表现为意识形态、宗教战争及代理人(丛林)战争,以及经济(封锁与反封锁)、政治战争(联合国)。

冷战以苏联帝国及其集团的崩溃而终结。但是不仅前苏联体及阵营失败,后发工业化国家和第三世界也整体失败。

冷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对象是老牌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

未来可能面临第四次世界大战。战争目标是美、欧、日跨国资本与俄、中、印等后发国家争夺对全球资源以及全球金融的决定性控制权。

120.二十世纪晚期,跨国资本通过全球金融一体化、国际通货之美元化以及虚拟金融化,再次发动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性扩张,摧毁了二次大战结束后出现的苏联阵营、红色中国以及新兴民族国家工业化体系。

121.冷战后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区域性产业危机上升为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

未来国际金融体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抛弃全球货币被美元绑架的现状,寻求建立新的国际货币机制。

122.中国应对未来的积极对策应当是:在金融全球化运动中把握主动权。所谓以“内需为主导”是一条走不通之路。
中国产业必须向外看,必须面向全球,寻找全球市场,利用全球资源。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体系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实力最强大的金融体。中国金融力量应当成为中国资本及产业走向全球化的组织性力量。【全文完】

写于2008.4~2008.6--2008.12修改

東里山人按:本文来自何新博客,本站唯略为排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QQ|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東里論壇 ( 粤ICP备14015598号 ) 公安备案图标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19号
GMT+8, 2024-11-22 15:51 , Processed in 0.130415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