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東里論壇

搜索
查看: 6273|回复: 0

[轉載] 唐诗三百首及新旧注本

[复制链接]

335

主题

486

帖子

3089

积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89
发表于 2014-6-30 21:54:36 |阅读模式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孙洙编选。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孙洙(1711一1778),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 乾隆九年甲子科顺天榜举人,十六年辛未科吴鸿榜、二甲十七名进士,历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山东邹平县令、大成、卢龙等县知县,廿八年因公左迁调补江宁府教授。告老还乡前曰:读书最乐,此获我素心矣!遂欢然而去。其性慈惠博学能文,尤工书法,生平著述有《蘅塘漫稿》、《异闻录》等。(据《无锡县志》、《邹平县志》等)

《唐诗三百首》序言说明了编选初衷:“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

编选者孙洙有感于唐诗浩瀚,选本良莠不齐。他在遍读《全唐诗》的基础上,参考沈德潜《唐诗别裁》,在继室徐兰英的协助下,从近5万首唐诗中,按照不同时期(盛唐、中唐、晚唐),不同阶层(帝王、士大夫、僧、歌女、无名氏等),不同诗体(古风、乐府、律诗、绝诗等),不同风格,取“诗三百”之义,撷选了有代表性的唐诗310首,编成《唐诗三百首》。其内容按体裁分卷,各卷中所录诗按作者年代编次,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初只是为学童提供“家塾课本”,后得以广泛畅行,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成书两百年来风靡神州,历久不衰。

朱自清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一文中说:“这部诗选很著名,流行最广。从前是家弦户诵的书,现在也还是相当普遍的书。”“本书选诗,各方面的题材大致都有,分配又均称,没有单调或琐屑的弊病。这也是唐代生活小小的一个缩影。”

唐诗三百首两册旧注本

章注本、陈注本

《唐诗三百首注疏》孙洙编选章燮注。安徽人民八十年代排印本/九十年代贴塑新印,较佳;又浙江人民出版社八十年代。

章燮注释原本是为了解决教材问题,所以注释十分详尽,尽量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据粗略统计,《唐诗三百首注疏》中引用历代注家60家名类典籍230余种,诗文88家。对一首诗的注释往往是多说并存,让读者自己比较,不先入为主。如杜甫《八阵图》一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仅短短20个字,却搜罗了10种古籍,引用了几家说法,仅地理类的书籍就引用了《荆州图经》、《益州记》等6种,引文多达一千二百多字,是原诗文的60倍。《唐诗三百注疏》问世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是《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个注本,比名声很大的"上元女史陈婉俊"的注本早21年。一百多年来,章注本屡次翻印,仅浙江人民出版社就印过三次,印数达数十万册,前几年,安徽文艺出版社以大32开本精印了章注本。章燮的注疏本为唐诗的传播和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章燮(1783—1852年),字象德,号云仙,建德三河乡人。工吟咏,以教子弟为乐。教课之余,注疏蘅塘退士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在原有注解、旁批之外,广征博引,源流分明,兼及诸家诗话,内容相当周备。且能注意辞义贯串,深入浅出,简要不烦,颇有特色。《唐诗三百首》章燮注疏本,自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刊印以来,广为流传,遍及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又三印其书。此外,还著有《古唐诗精选注》、《诗话合选》、《针灸揭要》、《高林别墅诗集》等。(《杭州志》)

《唐诗三百首》孙洙编选陈婉俊补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9刊行。中华新印。大开本为佳。中华后改简体横排本,意义不大。

陈婉俊,号上元女史,金陵人,清道光二十四(1844)上元女史陈婉俊的补注本“唐三百首”,其书简明扼要,“考核援引,俱能精当”,颇受欢迎。四藤吟社刊刻时,以孙洙只录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之二首,未为全豹,则为补全五首,故今行本共收诗三百十三首。

陈是姚莹的外孙媳妇,姚是《康猷纪行》的作者,桐城派的名人,是一代文比魏源武比刘铭传的全才。

“《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匪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蘅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立刻流行开来,于是有人为这本书作注。《唐诗三百首》的注有多种,其中陈婉俊的补注本最为简明,流行最广。清代学者姚莹在他为本书作的序中,对陈婉俊进行了介绍,陈婉俊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人,她的父亲陈叔良是一名观察史。陈婉俊小时候十分聪慧,特别喜欢书。父亲十分钟爱她,对她进行良好的教育,使陈婉俊具备了充足的文学知识与艺术修养,从而才有可能为《唐诗三百诗》作注。如果我们读陈婉俊注的《唐诗三百首》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注释得十分精当、简洁,而不像其他大部分注释那样,为追求全面而变得繁杂无比,使人读后不得要领。而且陈婉俊的注释方法也已贴近现代的解释法而不再是传流类型的训诂学,这也更容易使人接受。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女子的行为与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女子往往不能像男人那样接受教育,立身扬名,这种偏见使得许多十分聪慧的女子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才能,终身埋没。因此,为《唐诗三百首》做注的这位陈婉俊应该说是幸运的。

唐诗三百首新三家注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朱大可《新注唐诗三百首》、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

喻注本、金注本影响面广。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48.3初版/57.9二版/79.12二版六印,增重印记。

繁体竖版。作者简介、诗正文镶嵌平仄符号、字词句子注解、作意、作法。生僻字采用旧式反切注音。此书注解、作法并重,对诗歌艺术特色解析详尽。

中华有新出简体字本,入门看此书太深奥,研究者简繁体也无关紧要。

朱大可《新注唐诗三百首》上海文艺57.11初版/58年8月三印,繁体竖版。字词注解批注在诗正文中(反切注音),句子解释按数字分列,接着是整体评介。作者简介附骥书末。字词句法注释要言不烦,切入肌理。

此书不为今人重视,没有再印。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繁体竖排)上古80年9月初版/81年10月二次;(简体横排)上古92年4月一版一次(小32k);(帖塑本)上古93年7月一版一次(大32k)。

作者简介、诗正文、字词(拼音注音)、句子注释数字分列、整体评介。

迄今最佳注本,虽无多新见,然足集大成。上古今年又再印,更改封面。陕西师范出的图文本十分拙略。繁体二印本在初版本基础上作了挖改,增加了后记。每版均有更订。[繁本大开本金字佳,简本精装佳]

喻守真(1897—1949)名璞,浙江萧山人。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旋返母校临浦小学任教,后赴杭州当家庭教师。1925年,考取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以编写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亦参与《辞海》编辑。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又返杭州在一家钱庄当会计,后患病回故乡休养。1949年6月去世,享年53岁。喻守真毕生习文,善长注释。其所注释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瞻山楼诗文集》116卷、《怀玉馆杂笔》4卷、《文章体例》、《诗经童话》、《孟子童话》、《晏子春秋童话》、《注释学生尺牍》、《外国地理表解》等。尤以注释《唐诗三百首详析》闻名,以考证审慎,表达扼要,文字流畅,受读者好评。该书1948年出版后,印数已超百万册。(据《萧山志》)

朱大可(1898—1978) 名奇,别署莲垞,嘉兴人。祖籍南京,因祖父曾为秀水县(今嘉兴)巡检,遂寄籍嘉兴。父丙一,清末任宣平县知县。大可少时负笈南京农学堂,毕业后一度任上海《新申报》主编,并先后在上海务本女中、爱群女中、正风文学院、正始中学、大经中学、比乐中学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南通学院等院校任教师、教授。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8年退休。朱大可毕生勤于治学,博览群书,而不囿于旧说。对国学的研究,融经学、小学、训访、辞章于一体。对古文字的源流辨识,尤多迈越前人的独到见解。早年著作散见《东方杂志》等刊物。30至40年代,国家多难,上海的社会情况更是诡谲复杂。朱大可身处此时此境,淡泊明志,从不攀附于人;在抗战初期曾多次拒绝日伪的种种压力和诱惑,坚贞自守,不借失业家居;后又坚决拒绝伪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之聘。这一时期,他不再发表诗文,而闭门钻研国学,益臻宏博。朱大可兼擅书法,曾学曾熙(农髯)、李瑞清(梅寇),所作行楷,摈碑体的矫揉,脱帖书的软俗。晚年专作古箍,兼谨严秀拔之长,为人所重。朱大可以诗呜世。名诗人陈衍在20年代末选清末民初旧体诗佳作,辑为《近代诗钞》,入选的诗人中朱大可最年轻。他的好些名篇佳句,为人所传诵。陈鹤柴在《静照轩诗话》中赞誉:“朱十以后,复见此才”(朱十即朱彝尊);名词人朱祖谋更赠以“莲垞”之号,以莲垞与竹垞(朱彝尊号)相比拟。妻孙幕征学蚕桑专业,能诗,被人评为“饶有唐音”。建国后,朱大可更专心治学。著作已出版有《古籀蒙求》等。遗稿有《周易复古篇》、《说文匡谬》、《石鼓文集释》、《尚书义疏》、《兰亭考》、《耽寂宦自选集》及《集外集》(诗集)、《诗坛纪旧》等。著作《东方杂志》、《古籀蒙求》、《周易复古篇》、《说文匡谬》、《石鼓文集释》、《尚书义疏》、《兰亭考》、《耽寂宦自选集》、《集外集》(诗集)、《诗坛纪旧》。

(区别上海知名文艺批评家朱大可1957生,毕业华东师大中文系,原同济大学教授,现旅居澳大利亚)

金性尧(1916—  )浙江定海人,笔名文载道,别号星屋。幼年就读于阮氏家塾,1934年至1935年,曾在《舟报》副刊上撰稿发表文章。抗战爆发后,全家迁至上海,曾主编《鲁迅风》、《萧萧》,参与《古今》的编辑,并自编《文史》。同时出版《星屋小文》、《文抄》、《风土小记》。49年后,先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后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任第二编辑室副主任。“文革”时期遭家破人亡。八十年代出版有:《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炉边诗话》等;八十年代末,为香港中华书局主编“诗词坊”丛书,个人有《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编入丛书。此后笔耕不辍,籍此谴暮境,先后出版有:《清代笔祸录》(香港版)、《清代宫廷政变录》(香港版)、《伸脚录》、《饮河录》、《不殇录》、《一盏录》、《土中录》、《三国谈心录》(台湾版)、《闭关录》等。他“考评历史,议论诗文”的学术成就,被誉为“北季(羡林)、南金(性尧)”。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6a926010006xk.html
本论坛发表时修订了个别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QQ|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東里論壇 ( 粤ICP备14015598号 ) 公安备案图标粤公网安备 44512202000019号
GMT+8, 2024-11-22 23:16 , Processed in 0.088683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